大秦帝国-官方网
昵称: 密码: 会员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新闻 影视 图书 旅游 互动 下载 大秦文化 产业开发 投资项目
太行巍巍话长平(二)
来源/作者:孙皓晖  更新于:2008/7/1  浏览:2380次  [打印]  [关闭]

 

霏霏细雨中的长平古城

  下午,在高速公路出口,如约会合了等候我们的旅游公司副总李建平先生。
  从高速公路进入高平谷口,遥遥可见四面青山隐隐,环抱一片开阔的盆地,一座整齐干净且建筑多为白色的小城坐落在盆地中央,凉爽如秋,全无太行山外的蒸腾夏热。以战国地理说,这座高平县城(已经改名高平市,县级市),就是长平关遗址所在地。显然,在嵯峨纵深的上党高地,这片盆地是唯一能够纵横大军的战场,而长平关则恰恰是卡在这片盆地中央的一座险关要塞。县城面对的外围第一层山地,今名叫做丹朱岭(古地名未考)。县城之后(西北两面)的第二层山岭,遥遥可见,空间距离一定在数十里之间。

  显然,这片盆地就是当年长平大战的主战场,也就是赵括大军向秦军发动第一次猛烈进攻后不得不驻扎下来的赵军主力营地所在。长平大战的所有主要遗迹,都在这片谷地周围的重重山谷之间。只有这片广阔的谷地与四周的连绵山岭,有足够的纵深,能够容纳赵括的五十余万大军驻扎筑营,也能容纳白起的五十余万大军依据群山为战。

  依据地理地貌,白起派遣王陵率五千轻兵北上,切断赵军主力营地与其后石长城后援基地之间的联系,一举遮绝赵军粮道,应该是越过第一层山岭(丹朱岭),而在第二层山地设置壁垒。若在县城西北面的第一道丹朱岭,显然是没有纵深的。大军决战,没有纵深战场的阻断行动,大体是没有可能的。白起是天才统帅,更不可能在赵括大军的强大辐射力覆盖的咫尺之地设置阻断。果真如此设置,赵括大军一旦冲击,秦军连驰骋救援的纵深也没有了。故此,作为赵军后援基地的石长城,一定还在第二层山岭之后的更西北面。纵然以今日已经不甚荒莽的地理条件看,尽管白起一直向王陵壁垒增兵至五万,此举之险难大胆,依然令人心惊。如此关山重叠,要在强大的赵军势力范围内的山地中寻找到一条缝隙之地插进去,而且要落地生根绝不许赵军突破,该需要何等的精细,该需要何等的胆魄!老实说话,此战若非白起统帅,换作同时代或其后时代任何一个名将,都不可能做到。

  车行入城,一路看来,这座县级市的小城很是幽静。恰恰是刚刚下过雨,白云游走的碧蓝天空下青山如黛,路面整洁宽阔,道边绿树成荫,建筑疏密有度且大多是白色或乳白色,颇有如梦如幻的意境。李主任说,因为不到下班时间,路上行人稀少。李主任先将我们领进了一家外观颇见平常的旅馆,说,这是高平市最好的宾馆了。进去一看,虽然光线略显幽暗,大厅走廊房间都不大,但整洁实用确实一流。尤其是晚上在这里聚餐之后,更觉这“最好”两字名不虚传。住好房间后,李主任说,我们可先休息两个小时,他们李总正在约请高平的一个专门考据长平大战遗址的老学者父子,傍晚一起给我们接风。

  王社长是个“淘书迷”,走到哪里都要上街淘书。一听还有时间,王社长立即呼吁到高平县城逛逛,看看书店。于是,我们四人没有休息,兴致勃勃地进城了。说是进城,其实也就是宾馆出来走两三百米,拐个弯就到了主要街道。莫看这座小城,书店业很是发达,非但有国营大书店,还有读者可以寄卖多余书籍的私家书店。仅此一点,足见这座小城的不俗。王社长大有斩获,非但在那家令人啧啧称奇的私家书店淘到了几本民国时代的散文诗资料,还在另一家新华书店发现了他们自己出版社的好几种书,遂兴致勃勃地向书店工作人员调研起销售情况。王幅明兄是散文诗大家,中国散文诗学会会长,正在筹备编选《中国散文诗九十年》,其工作激情之高涨,实在令人敬佩。将近六点,王社长还要去最大的新华书店看看。虑及东道主之约,我们遂两路行动:我与许华伟回宾馆等候,王社长与张师傅继续淘书之旅。

  天将傍晚时分,下起了霏霏细雨。

  小小古城经过了下班时刻的短暂喧闹,又变得幽静如初。

                    赵文化的久远情结——吃白起

  刚刚回房间,旅游公司的李随旺总经理与李建平副总就来了。

  同来的,还有一个白发老先生,一个气象蓬勃时尚的年青人。李总介绍老人说,这是李老先生,七十多岁了,常年自费考古长平大战遗址十余年,有很多新发现;年青人叫李俊杰,是老人的儿子,是后起的上党文化研究者与摄影家,社会职业是山西晋城交通稽查科长。各各相见,遂一起到了这家宾馆很是舒适别致的小餐厅。温文豪爽的李总说,这里的上党风味很地道,也就不另找地方了,菜是高平菜,就看喝什么酒?我说,山西还喝什么酒,汾酒嘛。李总说,好,一体老山西!我和许华伟与李老先生父子一齐大笑,都说好好好,就这样了。

  片刻之后,王社长与张师傅赶回,小宴随即开始。

  两位老总一一介绍了各道上菜。其中最具盛名的,就是由高平独有的民间小吃——烧豆腐。这个名称是今人在当下改的。据台湾柏杨先生早年亲历游记云,此物本名“吃白起”,也叫“白起豆腐”。李总们没有忌讳,也说了这是白起豆腐,目下一般叫烧豆腐。这种豆腐,形制为软豆腐,略近四川的豆花与陕西的豆腐脑而不如其白,色泽与传统的豆腐渣颇为相似;一小碗盛来,旁附一小碗醋蒜香油汁,用汤勺舀起(筷子功好者也可以夹)蘸着吃。据说,这“吃白起”原本是高平民间的夜色挑担小吃。每临夜色,小吃匠挑着担子挂着灯笼,在小街昏黄的灯光下默默经营,说这色豆腐是白起的脑髓。不知何年何月,这色小吃就叫了白起豆腐,或吃白起。顾名思义,这自然是赵文化诅咒白起的遗存——吃白起的脑髓!

  细想,这道小吃大约最迟应该公行于唐代,只能更早,不会更晚。因为,唐皇室的李氏部族以山西为根基之地。唐玄宗李隆基居潞州时,曾亲临上党,为被白起杀降的赵军将士平冤,定名“杀谷”为“省冤谷”。以历史的坐标推理,至少在唐代之后,上党赵人后裔必然开始具有了自觉伸展的省冤意识,各种形式的诅咒老敌人的物事,便有了产生的土壤。这里的居民李姓人极多,至少,我们此行遇到的东道主与嘉宾,全数姓李。他们是否是唐时李氏的后裔,不得而知,也不能排除这个可能。当然,“吃白起”在更早之前产生,也是极有可能的,不定也是西汉时期的小吃了。

  我对这道菜久闻其名,只是没见过。颇感困惑的是,如此方便且不失为美味的一色食品,为何在外地的山西菜馆看不到?对山西饭食,我相对熟悉。海口的山西老面馆与山西饭店,我都是经常光顾的老客。可是,却没见过有这道“吃白起”。记忆之中,北京的山西面馆,也没有这道菜。不知何故。

  当时乍见这道菜,心中颇不是味道,吃了两口,终是没有继续。

  那一刻,暗暗给自己的理由是:白起杀降有罪,吃两口以示谴责,不可再吃。

  当然,这一切都借着酒意谈笑自然淡然地过去了,谁也没有说起这道菜的本意。

  “吃白起”依旧如那盏小街市的幽幽灯火,依旧只闪烁在这片古老的群山。

           民间考古奇人——李老先生父子

  席间说得最多的,是李老先生父子的考古经历与种种发现。

  李老先生,可以说是个奇人。老兽医,老革命,尚未退休便开始关注长平大战的种种遗迹,退休后更是以此为业,孜孜不倦地跑遍了高平山乡,多方搜集种种发掘遗物。而今,李老先生已经成为四乡民众但有发现便来告知的民间考古名人。在老先生的影响之下,少子李俊杰也因最早的辅助,变成了民间的“上党文化研究会”的专家。父子俩的发现多多,专门出了一大本装祯精美的自制影集。

  当场一一介绍影集所列藏品,众人无不感叹非常。

  李老先生的最大发现有两桩:其一,十余年前于一山麓下发现一具古老干尸,其胸前有中箭痕迹。李老先生说,他怀疑这有可能是赵王(赵括)尸体!只是无法证实。我问,为何不上报请考古专家鉴定?李老先生低声说了句什么,我没听懂。上党高平话多念去声,即或低声说话,也显得急促激烈,囫囵漏过几个字几句话,对于我这个语言能力笨拙者是很平常的。我怕老先生有难言之隐,没有再问。其二,老先生曾在民间搜购得一口出土长剑,直而长三尺,形制凛凛,只是没有剑格刻字等痕迹。李老先生说,这是赵军剑。我倒以为,这口剑很可能是秦军步卒的常剑。

  老父亲的藏品照片,都是李俊杰的作品。年青人在种种介绍之后说,上党文化的研究已经很有影响,正在筹备一些大型活动。我注意到,这位年青人很有思想。他的名片后印有自己的两首诗,各云:

              烧豆腐

            肩挑油灯漫街游

            炉中黎起烧悲啼

            来人传送长平史

            不吃豆腐难慰籍

 

             天门羊肠阪

             马蹄声声悲

             车轮为之摧

             想上太行山

             称霸显雄威

 

  显然,赵人的英雄情结,在这个年青人的心中时时鼓荡着。

  后来,都说到长平大战遗址的开发不够,这个中国最大古战场的考古开发,还处在初级阶段。我说,我倒是有一个大规模开发长平大战遗址的策划构想,来前写了个基本构想,李总可以看看参考。李总很是高兴,说到了他们的情况。他们这个旅游公司,是晋城煤矿集团下的一个国营子公司,原本是搞工业旅游的;就是将废弃闲置的历代老矿井,以及当代已达开掘极限的矿井,重新收拾,供游人下井游览;后来觉得,仅仅这样游客太少,遂有意参与地方古迹旅游业的开发;身在高平,自然想到了开发长平大战遗址;可是因为种种原因,他们目前还没有这个项目开发权,目下只是关注,真要做,还得等待时日。大家一番感叹,无不期望长平大战遗址得到相应程度的大开发。

  时近深夜,上党小宴告结了。

  李总约定:次日由他与李老先生陪同我们踏勘重要遗址。 

 
 
上一条:太行巍巍话长平(三)
下一条:太行巍巍话长平(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求贤令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相关链接
陕ICP备18004026号 至尚互动
大秦帝国官网,西安曲江大秦帝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大秦帝国》电视剧,作者孙皓晖,大秦帝国官方网站,秦文化产业,大秦帝国第一部《裂变》,大秦帝国第二部《纵横》,西安临潼大秦帝国影视基地,大秦帝国连环画,曲江旅游|西安至尚视觉科技有限公司(至尚互动)|Zenith 至尚视觉 策划/设计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