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7日,是今年中秋国庆长假最后一天,中国楼观道文化展示区道教景区依然游人如织
10月7日,是今年中秋国庆长假最后一天,天气也不是那么尽如人意,可在地处秦岭北麓的中国楼观道文化展示区的五大旅游景区里却依然人潮涌动。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当日的客流量相较黄金周前几日已有所回落。
据了解, 今年国庆旅游黄金周,周至县共接待游客20万人次,同比增长269%;旅游总收入达到3429万元,同比增长205%。作为周至文化旅游的重要板块,西安中国楼观道文化展示区五大景区日客流量均超过2万人次。自去年开园迎宾来,整个展示区游客接待量已累计突破200万人次。
做足准备应对高峰
今年的中秋节与国庆“十一黄金周”相连,形成8天的“超长假期”,加之政府出台小型客车节假日免收高速通行费的利好政策,旅游市场呈现出比往年更火爆、更高温的态势。
“除了西安周边的市民外,客源主要来自甘肃、四川、河南等地,也有来自广东、浙江及邻近省份的游客。”周至县旅游局负责人介绍说,“景区门外的停车场能同时泊二百余辆车,国庆期间由于车流量大,我们还安排专人引导车辆停靠。”为了应对客流高峰,1日至7日,市内县内发往景区专线车也由原先的40分钟一趟车改为20分钟一趟。
周山至水为爱作证
“周至自然风光太迷人了,在这儿拍婚纱照,让大自然见证我们忠贞的爱情。”10月6日,来自西安的张国庆夫妻在薰衣草庄园留下了动人的合影。
国庆黄金周,景区可谓是游人如潮,在田峪河观景区、现代农业博览园、楼观古镇、延生观景区、化女泉景区,随处可见一对对新人在摄影师的指导下摆出不同姿势拍摄婚纱照。
集生态、旅游、观光、体验为一体的现代新农业项目薰衣草庄园也给当地的婚纱摄影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周至县和度假区经营婚纱摄影的机构不下10家。据道文化展示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景区与省内外多个城市的婚纱摄影机构结盟,仅今年上半年就承接到景区拍婚纱照的外地情侣达600多对。
文化民俗惹人醉
“周至山清水秀,是道教文化发祥地,是华夏财神的故里,文化淀积厚重,我真是越看越有味道啊!”10月6日,来自厦门的游客张先生对挖掘赵公明财神文化赞不绝口。
占地531亩的赵公明财神文化景区作为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重点项目,以华夏第一正财神故里和财神民俗文化传承为核心,不仅建有财神、赐福、关帝、护国、招财、进宝、三霄、妈祖、赤松九座大殿和问道阁、赵氏宗祠、财神街等景点,还重点发展了以财神故里、众神传说、集贤鼓乐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旅游。财神文化景区将众多财神汇聚一园,蔚为壮观。
在道文化展示区各个景点,游客们不仅能尽情领略深刻文化历史变迁,还能切身感受当地民俗文化丰富内涵。
景区饭庄一位难求
游人如织,喜不自禁的还有景区的旅游从业者。
在景区内共有30多家特色饭庄,专门用于接送客人的车即使穿梭不停,也常常是供不应求。“这几天很忙很累,”经营客运车的司机王师傅表示,“生意比周末还要好,早晨跑四五趟,下午还得跑四五趟。”
生意红火时,饭庄的桌位被抢订一空,100多号人同吃流水席已成为景区一道别具特色的风景。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景区内兼营住宿的饭庄拥有800多张床位,仍难以满足客人的需求。
更多项目新鲜体验
游楼观道文化展示区,在财神庙里祈福、在农博园做一天农夫、在延生观修身养性、在化女泉品终南山茶叶、在楼观新镇感受关中原味村民新生活,品鉴楼观城乡统筹发展新成果……这个旅程不寂寞、不单调,也一定不能空手而归。除了“道”、“财”、“养”、“茶”之外,今年的国庆长假,还相继推出了传统戏曲、民间非遗、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等民俗文化活动。
“游客虽然多,但景区实现了‘零’投诉。为了打造4A级景区,在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我们还将不断推出更多活动项目。”景区工作人员所说的“4A”指的是道文化展示区正在积极创建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在正在实施建设的楼观新镇,学校、图书馆、影剧院、医院、广场、绿地等各种基础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并通过提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改变群众单一的生产和种植模式,发展多元城镇经济,让当地群众逐步转变为有可靠收入的城镇居民,打造“引领西部、示范全国”的新农村建设的鲜活样板。
据周至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周至旅游的发展,将在充分发挥楼观台的旅游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基础上,以独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主干,精心打造出更多体现周至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特色旅游精品,叫响生态旅游、宗教旅游、文化旅游三个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