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官方网
昵称: 密码: 会员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新闻 影视 图书 旅游 互动 下载 大秦文化 产业开发 投资项目
太行巍巍话长平(四)
来源/作者:孙皓晖  更新于:2008/7/4  浏览:2110次  [打印]  [关闭]

 

  骷髅庙与白骨坑的尴尬

  杀谷坡顶,有一座小庙,叫做骷髅庙。

  这座庙很小,大体比旧时北方常见的土地庙略大,建在一座本身便叫做骷髅山的小丘上。据实际踏勘,这座小丘高约20米,周围300米。从外观看,小庙主体大体是三四开间一座大屋,现今面目没有围墙。登阶进门入内,主神堂是骷髅王赵括的神位与塑像。殿前立有明代万历37年的一座《重修骷髅庙记》石碑,碑文最后说,骷髅王就是赵括,名号是从唐玄宗“省冤”时期开始的。第二进是一座小院,三面厢房,各有些许遗物留存,也有部分古人凭吊诗词的复制件。诗词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明代人于达真(身份不清)的《骷髅庙》,诗云:

             此地由来是战场, 平沙漠漠野苍苍。

             恒多风雨游魂泣, 如在英灵古庙荒。

             赵将空遗千载恨, 秦兵何意再传亡。

        居然祠宇劳瞻拜,不信骷髅亦有王。

  目下,骷髅庙是高平市文物保护遗址之一,有一个显然不是专业人员的老人常驻看管。寻常时日,这座庙未必开门。我们去时,是旅游公司事前联系的。饶是如此,也是在我们到达后大约顿饭时光,老人才来开门。老人没有一句话,只拿着钥匙开了庙门,便自顾进自家的小房间去了。看我们来了,庙门开了,恰好赶到的两拨游人也高兴地顺便看了。就实说,这座庙不是长平大战遗址,而是后人的奇特凭吊所衍生的奇特怀古方式的留存。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存在似乎与“吃白起”的烧豆腐有些类似,都是一种凄惨迷蒙的悼念情怀所催生。因为太另类,所以始终无法成为富有文明历史内涵的历史遗存。大规模修缮吧,赖以立足的历史内涵不足;放任不管吧,它又实实在在是一座历史遗存。所以,在至今仍然没有院墙的情况下,它只被略加修缮,孤零零地矗立在不甚高的小山坡上。明代人精于建筑,至今保存完好的砖石城堡遗址,大多是明代建筑,譬如西安城墙、南京城墙、八达岭砖石长城等。明人重修骷髅庙,不可能没有起码的外墙。

  大约十点之后,我们到了名声相对较大的开发遗址——白骨坑。

  这座开发遗址,也是寻常不开门。李总在我们之前赶到,已经约好了工作人员前来“营业”。我们到达时,远远便望见一座缩小许多的兵马俑式的白色保护棚,显然是相对正规的一处开发遗址。棚外是一片空阔的水泥场院,有一座小小的白房子。此时,工作人员刚到,开了外面的小房子教我们进去买票。房间不大,里面很零乱,完全是一个单身汉子住所的模样。一张票好像是10块钱。李总买的,记不清了。

  打开遗址保护棚大门进去,里面颇见高大宽敞,只是光线幽暗。全部遗址是一片约两三百平米的白骨坑。据说明文字,这里原本是农民不意发掘出的一片尸骨遗存,裸露在外的大约只有十几具;据专家考证,这是长平赵军的一处尸骨坑,周边还有大量尸骨没有发掘,正在动议第二期开掘;因之,这里被命名为一号坑。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片尸骨遗址馆是日本人捐助开掘并建造的。据说,当年开掘时,找不到相应支持资金,一个多年关注长平大战遗址的日本人得知消息,立即表示愿意捐助开掘。

  日本人为什么关注?为什么愿意捐助开掘?

  工作人员木讷地说,不知道。

  李总们也都说,不清楚。

  据说,日本人还力争要继续捐助开掘,中国方面似乎没钱也没态度。

  一切,似乎都透露着一种无法言说的东西,都透露着一种不同于任何历史遗存地的那种阳光明亮面貌的另类气息。这里,没有因古文明所激发的骄傲感,也没有旅游地居民的热情与好客。一切都很淡漠,一切都很无所谓。后来,我们走进了一所小学校所在的村庄,与校门口的村人说得一阵,情形有些不同。但总的说,还远远不是旅游区民众的正常状态。

           让文明阳光照亮幽暗的心结

  民众的另类心态,来源于“非秦”历史烟尘的污染。

  自唐代之后,对秦帝国的原罪式定性几乎已经成为铁案。一切与秦国秦帝国相关的战争或经济政治作为,都被打上了“暴政”印章,关于长平大战的研究更是如此。一千多年来,所有的诗词史论与官方言语,都将长平大战当成了一场罪恶的战争,而其轴心,自然是白起杀降。司马光、王守仁等宋元明清大家,无不单纯以“善恶”论长平大战,对秦军一味视为暴虐,对赵军则一味呼冤,以长平杀降代替了长平大战的全部。民众受此浸染,遂生出多多不能化解的幽暗习俗与心态。直至当代,这种心态依没有大的改观,实在是影响开发长平大战历史遗址价值的最大障碍。

  这一障碍的现实表现是:国家尚未认识到大规模开发长平大战遗址的巨大意义,而由当地政府主持的开发,则多受民俗或自身观念影响,不能客观全面的评价长平大战,因而也就无法全面展现大战全貌;其着力点,只在彰显杀降蒙冤的凄惨一面,以及民俗与历史遗存的另类的一面;如此,则使这种开发与旅游,带有显然的偏狭色彩,整个社会似乎又难以接受,既影响遏制了客源,又给大规模开发带来微妙的障碍。

  这种状况,山西的研究家们早早已经注意到了,靳生禾与谢鸿喜先生的《长平之战》中有一节“晚近研究长平之战的概述”,转引《山西师范学院学报》1959年张颔先生文章云:

  研究长平之战,不应像旧史家那样,只单纯地从秦坑赵俘考虑善恶得失。

  其实,这不过只宜作为处理俘虏的一种方法看待,惨则惨矣,亦自有其客观

  因素;重要的在于,着眼秦国赢得这次战役的整个因素,即秦国当时已经成

  为一个朝气蓬勃、先进富强的国家,无论经济上、社会制度上、军事上以及

  作风上,都有它取得战争胜利终于统一六国的内在因素。

  这种理念,无疑是文明史的广阔视野。

  可是,悠悠半个世纪,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幽暗的历史心结,需要文明发展史的阳光来照亮。

  清除历史谬误的烟尘,还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

  长平大战是兵法的最高典型,期盼这一历史遗址早日得到大规模开发。

                     (完)

 
 
上一条:历史上最英雄浪漫的国王
下一条:太行巍巍话长平(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求贤令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相关链接
陕ICP备18004026号 至尚互动
大秦帝国官网,西安曲江大秦帝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大秦帝国》电视剧,作者孙皓晖,大秦帝国官方网站,秦文化产业,大秦帝国第一部《裂变》,大秦帝国第二部《纵横》,西安临潼大秦帝国影视基地,大秦帝国连环画,曲江旅游|西安至尚视觉科技有限公司(至尚互动)|Zenith 至尚视觉 策划/设计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