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官方网
昵称: 密码: 会员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新闻 影视 图书 旅游 互动 下载 大秦文化 产业开发 投资项目
遭遇儒家
来源/作者:孙皓晖  更新于:2008/6/3  浏览:1911次  [打印]  [关闭]

 

  写帝国时代,不能不涉及诸子百家,同样,不能不涉及儒家。

  客观地说,直到潜入那个时代之前,我对儒家都是不甚了了的。知道儒家是“国学正统”,知道孔子孟子是圣人,也或多或少地读过一些儒家经典。可是,在研究经济法律制度史的过程中,熟悉了儒家所处的时代及儒家基本思想后,我对儒家有了一种不同以往的思索。1993年,进入《大秦帝国》案头耕耘之后,儒家问题立即凸现成一个基本问题。其最大难点是:是以儒家在后世乃至当代的“地位”展现儒家,还是忠实于那个时代,还原儒家在那个时代的真实本相?

  我知道,假如走后一条路,我将陷入一片永久的精神沼泽地。

  可是,我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

  十六年之后,我终于开始真切体会到这片历史沼泽地所延续的阴沉与迷雾。

  由于“反儒倾向”,我与《大秦帝国》一起遭遇了现实儒家越来越强烈越来越自觉地攻讦。开始是隐蔽儒家立场而又欲盖弥彰的种种刻薄贬损,继而是种种审查之中的要求“取消或删改反儒倾向”的专家意见,再后来,便是儒家名人在专办的儒家刊物上公开指斥了。其中,更不乏网络上的种种针对“大秦反儒”的严词攻讦甚或骂辞。当然,更有与我持相同理念的大量共鸣。

  这里,我要说的是当代儒家们所延续的儒家恶习。

  治学为文,百家争鸣,这本来是先秦时代开创的大阳之风。在先秦学派的相互评判中,所有的“显学”(著名大学派)都被其他学派批评过,被批评学派也都回应过对方的批评。在那个雷电勃发的时代,这一切都再正常不过了,鲜有谁记恨谁,鲜有谁对谁人身攻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独有儒家在这个时代中表现另类,显著地鸡立鹤群。

  其一,儒家首开学派攻击人身之先河,尤以孟子为甚。(不想罗列诸多骂辞)

  其二,儒家首开篡改史料之先河,孔子孟子同为始作俑者。孔子改削鲁国史而成《春秋》,删削民歌而成《诗》。孟子主张修改或删去《尚书·武成》篇,原因是这篇东西竟敢说“武王伐纣,血流漂杵”。孟子气昂昂质问:“以至仁伐至不仁,安能血流漂杵!”这一切,就是所谓的微言大义、春秋笔法。这种治学行为,先秦其他学派没一家效法,或者说,都对这种学风嗤之以鼻。

  其三,儒家私学之教育成就甚微,先后近十代弟子数千近万门徒,在几百年中没有为中华民族贡献一个有实际作为的大家。这一现象,与孔子确立的“学而优,则仕”的目标南辕北辙。论私学教育成就,战国三大家最成功:第一首推墨家,弟子群人人皆成凛凛义士,禽滑厘等几个大弟子更是实施“兼爱非攻”的大师级人物。其次该是鬼谷子一门,仅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四人已经改写天下格局了,更不论其余或失传于历史的大人物。第三当属荀子,李斯、韩非两大弟子,皆为煌煌巨星。

  其四,儒家主张复辟倒退,言论但涉实际,每每迂阔自大而不着边际。此流风播于后世儒家,更见大而无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等宏阔之辞配以政治倒退立场,更见云山雾罩,你根本听不懂他究竟要你如何去做。

  其五,儒家最缺乏人民性,对人民的公然蔑视为先秦学派之最。“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等等等等,无一则不使人浑身起鸡皮疙瘩。相反,墨家的“兼爱”,法家的“法以爱民”(商鞅语),却遭到儒家的强烈攻讦。虽然,后来的孟子也有过“民为贵”言论,但在不改正复辟立场的前提下,这个井田制下的“民”是真正的人民大众么?至少,是不会包括奴隶阶层的。而法家与其他学派,则都是主张解放奴隶的。请注意,“奴隶”一词是先秦用语。

  其六,儒家最缺乏大是大非的评判标准与识别能力,辄遇国家危亡社会动荡,其代表人物鲜有大义之举。截至秦帝国统一中国,作为儒家最正宗传人的孔门,传至第八代孔鲋。在风云激荡的八代岁月之中,孔门无一代一人成为救亡名士,或成为投身统一文明潮流的脱胎换骨者。就是这个孔鲋,被始皇帝请出山做了文通君,不思辅助帝国创立统一文明而大义报国,却鼓荡诸侯制而逃亡去职,最终投奔叛乱的陈胜做了博士,又死于乱军之中。自被“独尊”之后的两千余年,孔门七十余代,可有一次一代在民族危亡中利用其文化领袖地位鼓荡正义?近代史以来,日本入侵,孔门何在?逃亡台湾,孔门又做了“台独”势力的国策顾问。凡此等等,儒家最轴心的“素王”家族,可曾给中华民族过一次振奋与牺牲?

  如此儒家轴心,教人如何敬重?

  而墨家,而法家,而水工医农诸家,你不想敬重也难。

  儒家从来不反思本学派的阴暗底色,总是沉醉于剥离了复辟根基掩盖了历史真相的“语录”经文,还要教国人尊奉其为国学正宗,确实很难让人理解。

  惟其如此,遭遇儒家而备受攻讦,我是坦然的。

 
 
上一条:大义节操驱何毒:端午节祭屈原(
下一条:欢迎批评《大秦帝国》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求贤令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相关链接
陕ICP备18004026号 至尚互动
大秦帝国官网,西安曲江大秦帝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大秦帝国》电视剧,作者孙皓晖,大秦帝国官方网站,秦文化产业,大秦帝国第一部《裂变》,大秦帝国第二部《纵横》,西安临潼大秦帝国影视基地,大秦帝国连环画,曲江旅游|西安至尚视觉科技有限公司(至尚互动)|Zenith 至尚视觉 策划/设计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