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文博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平台,已经走过了7年5届的发展历程。从7年前到今天,西部文博会有力推动了文化产业市场化进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缘起
从昆明开始 到西安便有了家
7年前的12月8日,是西部文化产业发展上的一个关键节点。这一天,首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在云南昆明开幕,西部12个省区市的文化产业代表团联袂亮相。首届西部文博会汇聚了西部的力量,展位达到1704个,成交金额达到152亿元。
西部文博会的足迹,由昆明开始,确定了由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和西部12省区市共同主办、轮流举办西部文博会的格局,也开始了西部携手共谋文化产业发展大计的创新尝试。
此后,西部文博会又连续在成都、呼和浩特和西安成功举办5届。第二届西部文博会吸引了全国700余家单位参展,88个文化项目签约。第三届西部文博会总签约金额119亿元,其中合同金额117亿元。第四届西部文博会有1300多家企业参展。
2008年10月10日下午,西部文博会的历程在西安转了一个弯。第四届西部文博会在开幕前的最后一次组委会会议上发出信息,中国西部文博会将永久落户西安。
当时,第四届西部文博会组委会执行委员会副主任王永章表示,出于提高文博会的市场化运作水平、扶持培育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会展企业、提高招商招展的质量、打造西部文博会品牌,以及西安拥有诸多优厚便利条件等方面的考虑,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共同研究,建议今后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永久落户西安。经过组委会的审议,这个建议被采纳,并变更为两年举办一届。
此后,西部文博会跨入了崭新发展阶段。
缘定 文博会和古城携手 大放异彩
2010年10月15日,第五届西部文博会开幕。这是永久落户西安后西部文博会的又一次亮相,不少人心中既充满期待又难免惴惴不安:古城这个西部文博会的“家”,会给这一届带来什么样的崭新变化呢?
西安,没有让人们失望。
第五届西部文博会实现了展会效应的一次飞跃,签约金额猛增至675亿元,比上届翻了八倍以上,其中重点投融资集中签约项目40个,涉及合同金额565.35亿元。
这届文博会获得了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和西部省区市,以及其他中东部兄弟省市和参展客商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赞誉。当时的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巡视员吴江波给予了高度评价,“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永久落户的办展效果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真正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博览会之一,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西部盛会”。他进一步评价说:“本届西部文博会以‘创意、科技、人文、多彩’为主题,坚持文化与科技相融合、产业与市场相促进,更加突出文化产业核心领域,更加突出龙头骨干企业的引领作用,更加突出 ‘文化+科技’和‘文化+金融’的特色,更加突出融资交易功能,增进了西部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国内外文化产业的贸易合作。”
事实也的确如此。第五届西部文博会期间,观众流量约55万人,比上届增长了一倍多,其中主会场流量为35万人,分会场流量近20万人;大会签约项目共67个,其中重点投融资集中签约项目40个。
这届文博会将使西部文化产业的强大内生力得到充分释放,西部文博会的交易平台功能空前增强。参展商总体满意度为92%,参观者的总体满意度为87.7%,上百家参展商当场表示继续参加第六届西部文博会。四川参展商毛开杰说:“这是一次成功的盛会,我们在文博会上宣传推广我们的产品,同时也在寻找机会,寻求合作。我觉得通过西部文博会这个平台,各兄弟省区市、海内外文化企业和各界朋友加强了交流和合作,达到了互惠共赢的目的。”
绽放
再度出发 将空前精彩
记者从第六届西部文博会主办方了解到,自招商招展启动以来,成果喜人, 主会场6万平方米展览面积,2616个国际标准展位,被全国各地和海内外参展商抢订一空。往届西部文博会已经让无数参展商尝到了甜头,品牌效应进一步显现,各省区参展参会热情高涨。除了西部12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倾情参与外,本届西部文博会也吸引了东中部省区乃至海外文创机构的目光,河南、山东、吉林、浙江、江西 北京等省区均组团参展或参会。届时,将有政府展团、企业展团以及专业机构等超2000家参展,众多的投融资机构、企业家、行业协会都将在西部文博会上一展各地文化产业风采。而这些数据,已经注定第六届西部文博会将成为历届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大的一次文化产业盛会。
文化产业的无穷魅力,常常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千万种来自天南海北的文化创意产品汇聚西安,将呈现怎样的文化气象?文化旅游、出版传媒、数字文化、文化创意、影视投资等诸多产业门类汇聚曲江,将带来多大的“驱动”能量?
今天,第六届西部文博会将再度起航,它又会给西部、给全国、给全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惊喜?我们期待着。
升华
文化驱动西部发展
目前我国有深圳文博会、北京文博会、西部文博会、山东文博会等,而西部文博会前5届的成功举办,已经打响了这个品牌。吴江波指出:“两年来,经过陕西省、西安市方面的积极努力和紧张筹备,以及西部省区市其他协办方的大力支持和协作,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不断创新运营模式,使得西部文博会越来越朝着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民族化的方向发展,真正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博览会之一,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西部盛会。”
第五届文博会执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时任西安曲江新区副主任的李元,曾这样对比深圳文博会和西部文博会,“可以说,现在的西部文博会已经成为推动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它带动和促进了陕西和西安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强化了陕西西安作为西部文化产业龙头的地位,同时形成了名副其实的文化产业交流交易的平台,这个功能尤为突出”。
陕西省社科院文化产业与现代传播研究所所长王长寿一直在关注西部文化产业发展,他认为,在西安举办西部文博会意义重大,既是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也是落实国家扶持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措施与抓手之一。落户西安,可以让西部文博会发挥更大的产业效应。
在第五届文博会上,河南省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文博会名为西部,面向的却是全国,往小里说,参加此次文博会是为了让西部了解中原河南;往大里说,我们是在向全国进行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