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队长汪琼正在为外地游客介绍景区大雁塔北广场上什么最吸引你的眼球?是随音乐共舞的水景喷泉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唐盛世铜书卷?你一定还会注意到另一道风景线——英姿飒爽的大唐礼宾卫队。
这些光鲜亮丽的“俊男美女”有着怎样的故事?他们年方几何?平日训练有何辛酸?除了礼仪接待还做什么?代表城市形象的他们,如何为西安礼遇天下?记者为你一一揭秘。
秘籍篇>>>
衣领扎针修体形1/3脚掌站台阶练力量
这群礼宾队员接受的是准军事化的礼仪训练,首要功课就是长跑。长跑能锻炼体能和意志,二分队队长范超告诉记者,绕大雁塔南北广场一圈是三公里,每天早上他们都要跑两至三圈,这是不分盛夏和寒冬的必修课。范超直言,这是改掉懒散作风的一大法宝。
除了长跑,还要修正队员们弯腰驼背等不良形体。王琳是退役队员,目前在礼宾队从事文职工作,她说,普通人站立和行走时,往往会不自觉地把脖子往前伸,而这是礼仪人员的忌讳。“必须把脖子缩回去,要练挺脖颈的功夫”,王琳比画着说,在衣领处扎一个大头针,凡是弯腰驼背或脖子挺不起来,肯定被扎到,而新入队的队员被扎很普遍。
长跑锻炼出体能,然后修形体,接下来就得练站功,这可是大唐礼宾卫队的“看家本领”。站台阶的秘诀是只用三分之一脚掌在台阶上站立。范超透露了奥秘,若是脚掌和脚跟全部着地,会使得脚部血液流通不顺以致晕倒,一个优秀的礼仪队员需要腿部更有力量,以便在站立时撑起上身,这样练习绝对是好方法。
这些训练虽然苦累,但对改变队员们气质绝对有效。张孝坤加入大唐礼宾卫队时间最短,不到半年。“最开始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累”,他说,“长时间训练使得两腿肿胀到难以弯曲,走路都难受,但现在发现自己的气质确实改观很大”。
此外,每年夏天在他们身上都会出现一道奇异的“风景”,这就是二分队女队长汪琼所说的——“阴阳脸、三节腿、三角领”。由于阳光暴晒,身体外露部分与里面的肤色黑白分明,汪琼说,戴着贝雷帽会使额头和脸部成阴阳两色,裙子和靴子间隔会使每位女队员的腿都晒成三节颜色,若是再加上V字领礼仪服,领下和胸口就会出现黑三角。
苦不苦?苦!累不累?累!可队员们说,一想到自己代表西安的城市形象,该坚持坚持,该牺牲牺牲,这没理由可讲!
目标篇>>>
90后队伍展现西安亲和力与曲江时尚感
大唐礼宾卫队是西安最年轻的礼仪队伍,平均年龄21岁,最大的24岁,最小的只有19岁,绝大多数队员都是90后。范超说,这批90后队员都是好样的,很新锐,有想法,加之准军事化的礼仪训练,他们更成熟坚毅,要成为西安年轻形象的“先锋兵”。
如果说礼仪是偏向静态的接待,那么导游就是动态的形象展现,礼宾队中的许多人同时也是曲江大雁塔景区最专业的导游。张赵就是队中从事导游工作的一位90后,对她来说,最大的挑战就在于如何把近3万字的景区讲解词背得滚瓜烂熟,“上班背、下班背、饭前背、睡前也背,这挑战远超过上学时背文言文和英语单词”。对于行政接待类的导游讲解,她认为并不枯燥:“面对宾客们的讲解不会千篇一律,会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调整讲解内容,让西安及大雁塔景区的形象在自己口中最富亲和力”。
除了导游接待,这种亲和力还体现在平日里对游客的劝导和帮助。大唐礼宾卫队也负责文明纠违,队员张云说,劝阻游客进草坪并不是件易事,面对个别游客出言不逊、辱骂不停,怎样将心中的怨气转化成轻风细雨、耐心说服,这体现的是西安的形象和礼仪的魅力。此外,“捡孩子”也是一道难题,逢年过节,礼宾队每天都能捡到走失的孩子达三四个。王琳说,只得充当“临时爸妈”,先照顾他们吃喝,再和警察协力寻找他们的父母。
这群90后来自五湖自海,有湖南、山东、新疆、内蒙古等地,而在礼宾队三年的服役期限里,逢年过节都是不能回家的。王琳说,节假日是游客最闲适的时候,却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不仅如此,他们还是展示西安形象的“机动兵”,大雁塔北广场不是唯一的“战场”,大唐芙蓉园、曲江国际会议中心、西洽会、深圳文博会等都有他们的身影。
大雁塔北广场作为曲江新区的第一个重点项目,将要展现更为时尚的一面。王琳透露说,礼宾队正在改排一场水舞表演——《与水共舞》,这不是纯粹的舞蹈,而是以展示队列形象为主,与喷泉融为一体来展现飒爽英姿的时尚气息。
使命篇>>>
不仅是礼仪名片更是唐文化传播者
正如其名,大唐礼宾卫队和唐文化有关。从其礼服上就可见一斑,礼服的设计充满浓郁的唐文化元素,包括特制的绶带,贝雷帽上还印有大雁塔的标志。
大唐礼宾卫队成立于2003年底,满编是36人,其中女孩24人,男孩12人,在近九年间,共有六批次五百多人曾为礼宾卫队效力。他们先后成功接待了江泽民、王岐山、刘云山、吴仪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等众多国外贵宾以及张艺谋、余秋雨等文化名人。
大雁塔北广场确实改变了许多人对西安的印象。王琳拿自己的两次接待工作举例,著名歌唱家李谷一就认为大雁塔北广场带给她新的西安印象,这是对唐文化的全新感受;擅长从宗教文化中汲取音乐创作灵感的著名作曲家谭盾也认为,坐落在这座千年古塔下的广场带给他唐文化底蕴和佛文化精髓的创作素材。
大雁塔是西安的城市名片,大雁塔北广场是西安的“城市会客厅”,而大唐礼宾卫队也已融入景区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队员都成了一张张代表西安形象的“小名片”。王琳便是其中之一,她是四川绵阳人,属于汶川大地震重灾区,2008年她以167cm的最矮身高(礼宾队女性标准为173cm)成为大唐礼宾卫队的一名队员。在2009年,她以标致的容貌身材和端庄的礼仪谈吐,在曲江旅游形象大使选拔大赛中获得冠军,成为一张“活名片”。
铁打的队伍,流水的兵。范超说,每个队员都有退役的一天,大唐礼宾卫队也在传承着荣耀和责任,他指了指墙上“内敛大唐神韵,外修礼宾形象”十二个字说,为大唐文化的传播尽自己的一份力,是每个队员的梦想。
记者快评
讲礼仪的城邦是高贵的城邦
李俊杰
《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一个城市,如同一个人,凡事应有礼仪。城市礼仪,是城市人生活形态的文化体现,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能提升城市品位,能形成高贵城邦。
所谓“礼仪之邦”是说,中华民族与西方人相比,最引以为豪的是人与人之间浓浓的人情味。礼仪不是虚伪的面纱,而是真诚的表达,人和城市都因为这种表达而愈发文明。
在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征程中,城市“硬件”的加强是一方面,城市“软件”的完善是更重要的一面。市民的礼仪体现了城市品貌,市民的不文明行为会影响西安的城市形象,而大唐礼宾卫队的示范意义就在于此。
礼仪昭示一个城市的文明素养水平。城市形象,将会因礼仪而更加亮丽、清新。我们虽难以使每个人都成为“绅士”或“淑女”,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往往通过外在的行为举止表现出来,需要为这个城市的文明品相出份力。城市的礼仪,就是城市人的礼仪,讲礼仪的城邦是高贵的城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