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秦之腔,源远流长。7月17日,由西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主办,西安曲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出版社承办的大型经典文化工程——《西安秦腔剧本精编》系列丛书首发式在西安隆重举行。
陕西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景俊海,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崔林涛,西安市政协主席程群力,省文化厅厅长余华青,西安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金学锋,西安市副市长段先念,西安市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建政,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魏玉山等各级领导,以及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陈忠实,易俗社创始人、著名秦腔剧作家范紫东之子范文豹,易俗社创始人、著名秦腔剧作家孙仁玉之子孙永宽等特邀嘉宾和多位秦腔名家共300余人参加了首发式。
为了抢救性保护秦腔剧本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起,西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与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合作,着手策划、组织、实施《西安秦腔剧本精编》工作。《西安秦腔剧本精编》大型经典文化工程收录了西安市易俗社、三意社、尚友社、五一剧团四大著名秦腔社团上自清末、下至21世纪初百年来曾经上演于舞台的保存剧本,并对目前所能找到的剧本进行挖掘、搜集、整理,经过甄别优选,按传统戏、新编历史戏、现代戏三大类的历史顺序编目,最终选定出版剧目679个,承载与呈现着古都西安百年的秦腔史。该系列丛书历经3年多时间最终圆满完成,每套68册,2800余万字,是我国目前范围最广、力度最大的剧本搜集整理保护工程。
在昨天的首发式上,景俊海、崔林涛、程群力、金学锋一起为《西安秦腔剧本精编》大型丛书出版发行揭幕。与会专家一致表示,《西安秦腔剧本精编》系列丛书的出版,不仅从根本上推动了陕西文化的发展,使秦腔成为陕西文化最生动的文化名片,也对我国其他剧种的保护发展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同时,它的出版,有力地推进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战略决策的实施,对于中国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前不久,主办方邀请业内专家在西安为该文化工程召开了研讨会,专家认为,《西安秦腔剧本精编》这样重要的文化经典工程,在西安市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尤其是对传统文化和传统剧目进行的系统整理、整编,西安可以说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套丛书凝结着很多人的心血,也是曲江新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