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没有播出,很多人却已将电视剧《大秦帝国之裂变》和 《康熙王朝》、《汉武大帝》这样的里程碑式作品相提并论,与美剧相争照样旗开得胜,引发的话题在网上极速蔓延。DVD往往售空,盗版碟正在风靡传看。一时间,两千多年前那个陌生的帝国,连同那位伟大君主和同样伟大的变革者,顿时成为坊间热门的谈资,秦孝公和商鞅都拥有了自己的粉丝群。没有炒作绯闻,没有调侃戏说招徕观众,《大秦帝国》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大真 【正本清源的历史正剧】 历史剧的最大魅力是因为它所依托的历史史实。公元前四世纪中叶,西方古希腊文明正在灿烂盛开,东方的中国正在发生着一场告别青铜器时代的巨大而深刻的文明裂变。该剧以六国混战,商鞅变法,秦国崛起为线索,展开了一部极具气魄的历史长卷,法治的艰难与抗争,真实地塑造出了一个个形象逼真、丰满的历史人物,同时佐以生动的细节、华丽宏美的场景或服饰,构成一部连儿女私情都被大而化之的真正历史大剧。够气势,够激情,从头至尾,大手笔的一切,用粗砺与豪迈震撼着观众,大场面的壮观和细腻,老秦人的浑厚而深沉,让观众在获得高雅的视觉享受的同时了解历史、汲取人生的智慧,并发出情不自禁的感慨:这才是历史剧的厚重与沉淀!
大气 【血脉喷张的民族精神】 看多了荧屏上的清宫戏和民国戏,人的膝盖都不自觉的软了下来,背景普遍的暮霭沉沉,人物除了奴才还是奴才。电视剧《大秦帝国》中望尽英雄依旧英雄,孝公既是勇猛无畏的战士,又是深谋远虑的一代明君;商鞅的理性坚冷如铁;甘龙的心机圆融无缺;公子虔的气质旷世难寻,要么明亮如正午骄阳,要么沉郁似静夜瀚海;这样的人物气韵,着实罕见。其他诸多小人物虽出场短暂,端的全是一股子草莽英雄气,连红粉都个个巾帼。古老的秦部族在裂变般的阵痛中重生,他们燃烧着自己,用一段段血与泪,爱与恨交织的悲壮故事,推动着整个时代前行。最终大出天下,与中原六国相融合,共同成就华夏文明的正源。
大哲 【台词对白的哲思优美】 电视剧《大秦帝国》的开片有这样一句画外音:2700年以前,华夏大地进入了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这就是中国文明正源生成的战国时代。悠悠岁月,尘封了那个金戈铁马英雄浪漫的时代。留给我们的,是古老的历史斑痕与辉煌而又沉重的梦想。我们的故事从这里开始。寥寥数语便把观众“抓”进了那个群雄逐鹿的大争之世。有人说《大秦帝国》的台词太精彩,将古代言语魅力发挥到极致,故而需苦练文笔,再三思忖才敢写网评。确实,剧中秦孝公的台词铿锵有力、商鞅的对白阴阳顿挫,无不是充满着哲思和古典的美感。
大雅 【不拘于史的细枝末节】 在尊重艺术创作和艺术想象规律的基础上,不拘泥于历史的细枝末节或是恰如其分的虚构被视为历史剧中的大雅。《大秦帝国》是最接近历史真实的作品,要求与历史细节全部符合,那是天方夜谭,只能扼杀真实的历史精神。白雪与商君的知己之恋;公主对商君的忠贞不渝;孝公对玄奇的含蓄深沉;还有景监与令狐不敢越线的忘年之恋,《大秦帝国》中的爱情虽是虚构的,但爱的真挚坦荡,美轮美奂,虽死无怨,总给人一种凄美婉约的感觉。
大美 【灰黑色调的时代美感】 一群乌鸦飞过,从太阳下白云间飞过,从山冈飞过——全剧第一个镜头是一个航拍。转眼间目光落到冷冰冰的战争之后,尸横遍野、满目苍凉。《大秦帝国》一开头,画面就有着精心的设计,气宇昂扬的英雄人物、雁过长空的深邃画面、金戈铁马触目惊心的战争场景,一亮相就骤然把人们拉入到2300多年前那个大开大合的时代。该剧的整个色调是灰黑色的,服装的黑,冷兵器的灰,只有商鞅那张扬的白色服饰,女子嫁衣那张扬的红色,在剧中造成视觉碰撞的大色块,洋溢着战国时代的美感。
大势 【主题音乐的气势如虹】 贯穿该剧的是令人熟悉的赵氏音乐,赵季平不愧大师,无论是什么样的音乐风格他都可以手到擒来。主题曲和片尾曲的宏伟大气又不失古典味,插曲悠扬沉静、洒脱幽雅,都特有味道,甚至魏国的歌舞都能登大雅,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歌词部分再次显示出了孙皓晖老师的实力,“泾水清、渭水黄,是谁泛舟五湖上。挽起女儿一抹霞,挽不住西山坠斜阳。天苍苍,地茫茫,是谁暗夜唱秦腔。”“莫道日月长,只恨相逢短。春风渡关山,明月照无眠。两地相思苦,一时回望甜。”“生人莫要恋乐土噢,乐土原有千般苦啊”……无不是曲在意境,词达真情,构成了该剧强大的气势。
大义 【剧中人物的重情重义】 高山流水,知音难遇,然而在电视剧《大秦帝国》中却总是义字当头。青山松柏的友情似乎随处可见,人与人之间关系很容易就升华成纯粹的精神关系。秦孝公嬴渠梁和商鞅的关系自不必说,一个意气风发的白衣秀士,一个少年老成的黑衣秦公,青史中的陈年旧事被孙皓晖先生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地演绎出鲜活的故事。还有田常为求大义报孝公诚恳拔剑切腹;子岸为求大义挺商鞅用胸口撞上剑锋,瘦柴和千夫长的刎颈之交。舍大利而求大义,即便赴死也再所不辞。
大奇 【由弱变强的传奇色彩】 《大秦帝国之裂变》的开端,始于秦魏之间的少梁大战。秦国的羸弱和接连不断的“国难”让观众看的揪心。然而,作为一部艺术作品,最易打动人的故事,其实莫过于一个弱者由弱变强的过程:弱者极弱时的困境让人窒息,而弱者的隐忍受辱自强不息所暗含的生机勃发,以及那个由弱变强的传奇过程更是让人充满期待。《大秦帝国》就有着传奇般的色彩,这种由弱到最终的强大,人物关系互为颠倒后所形成的巨大反差同样会给观众带来极强的欣赏快感。
大正 【中华文明的正根正源】 先睹该剧的网友在评价《大秦帝国之裂变》时,除了震撼之余,也被中国文明正源这一概念所吸引,期望拨开历史迷雾去寻找始于秦国法治文明的无穷生命力与创造力。编剧孙皓晖曾说,“《大秦帝国》与所有秦剧有最大的不同,就是全新的文明史观,使我们洗却了那个时代,翻新了那个时代,全面地呈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力量,而不是既往秦剧总体否定下的局部细节肯定。 因此,《大秦帝国之裂变》给人以思想冲击的力量,给人以人格魅力的力量,给人以饱满的生命状态的感召力量。
大思 【文明思索后的精神寻根】 这是一部沉甸甸的,有精神力度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展示了历史真实,它更折射出了我们的秦文化、秦文明。春秋战国是一个在思想上极度开放的时代,观众们对该剧的追捧,也足以说明,我们这个时代确实需要反思我们的文明历史,我们民族中也确实涌动着一种精神寻根的情感。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必然引起人们的文明思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