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渠是公元前237年,秦王政采纳韩国水利家郑国的建议开凿的。按照《史记》记载,郑国渠流经今天陕西省的泾阳、三原、高陵、临潼、阎良等县,绵延300余里,相当于124公里,灌田4万余公顷(115万亩),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 现存郑国渠口、郑国渠古道和郑国渠拦河坝,附近有秦以后历代重修、增修的渠首、干道遗址,并有大量的碑石遗存。郑国渠首遗址,目前发现有三个南北排列的暗洞,即郑国渠引泾进水口。每个暗洞宽3米,深2米,南边洞口外还有白灰砌石的明显痕迹。地面上开始出现由西北向东南斜行一字排列的七个大土坑,土坑之间原有地下干渠相通,故称“井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