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健身区里活动的群众
600余套健身器材 170多支娱乐团体 每天锻炼群众超5万人次
“过去这里脏乱差,改造后建了国家遗址公园,文物得到了保护,环境改善了,配套设施也完善了,感觉像是‘世外桃源’!”住在大明宫遗址公园附近的一些群众由衷地感叹说。现在,他们随时可以到公园健身区体验健身休闲的乐趣。
今年年初,西安市体育工作会议提出了体育惠民,为城乡群众创建良好的健身环境。而作为今年建设的全民示范工程——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全民健身示范区,目前已经配齐600余套健身器材,不定期举办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激发了城北每天5万余群众的健身热情,其示范作用逐渐彰显,一股全民健身热潮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逐渐涌动。
家门口锻炼身体 居民享受城市发展成果
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周围,耸立着十余栋带有“陕西安居”标示的居民楼,遗址区上万名回迁群众就安居在这里。两年来,这些曾经居住在城中村的村民已然变身市民,与城镇居民共享城市公共资源,而家门口的遗址公园所拥有的优美环境和功能齐备的健身器材就是其中之一。
年过五旬的老王夫妇,今年初搬进八府庄园安置小区后,就喜欢上了门口这个大公园。老王说:“刚回迁时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变化太大了!”之前这里脏乱差,根本没有健身项目可言,现在晚饭后常去公园活动,跟着广场上的音乐跳跳舞、在健身器材上扭扭腰身,舒展一下筋骨,很惬意。
作为西安的城市中央公园,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设的首要目的就是改善区域生活环境和群众的居住条件。去年以来,公园先后修建了北夹城运动广场、九仙门广场和东缓冲区小广场等多个休闲广场,安装健身器材300余套,并引进儿童娱乐设施,成为附近居民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今年,在省、市体育局的支持下,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又新增健身器材300余件、乒乓球台10套,并升级为西安市全民健身示范基地。
你放风筝我听戏 文化活动引发全民健身热
从今年3月开始,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相继推出了“风筝节”和“百姓欢乐大舞台”、群众戏曲大赛等一系列群众性公共文化活动,活动期间,每日观众多达十余万人次。因为这些文化活动聚集起来的人气,也使全民健身运动越来越火,甚至吸引了众多专业团队。
丹凤门北侧18万平方米的御道广场可谓是西安面积最大、场面最热闹的舞台之一。广场两侧配有最新照明技术组成的照明系统,5400多个LED彩灯散布其中,为夜间群众活动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凭借广阔的空间、优美的环境和特有文化资源优势,这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民间娱乐团体。据统计,在这些团体中,形成规模的有170多支,曾经在兴庆公园、环城公园等地活动的一些团体也纷至沓来。
公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风筝节的带动下,御道广场已成为众多风筝玩家相互竞技、交流经验的聚集地。尤其是到了晚上,各式风筝争奇斗艳,在这里放风筝的众多玩家大约80%属于专业人士。每逢周末,健身区最火的当属各类球场了,和西安别的公共健身场所不同,年轻人活跃的身影构成这里一道活力四射的风景线。据管理人员介绍,北夹城区域有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运动场地,设施相当齐备。
据了解,每天坚持在遗址公园锻炼的群众超过5万人次,其中有近万群众习惯在健身设备上进行锻炼。随着遗址区的建设和设备安装的不断完善,这组数据还在增加,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引领全民健身运动的示范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